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文化资讯 > 张氏文化
张氏第三代祖 台骀
来源:张氏统谱网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来源:新乡市  张健华


张台骀公,继父业,疏通汾河和洮水,堵塞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是为汾神。今太原晋源区王郭村有庙存焉。子:张伊源。

     台骀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东的“天泉.世外桃源”住宅小区内。 王郭村台骀神庙始建无考,据明朝嘉靖版《太原县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 852—— 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昌宁公,又称昌宁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仅建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厢房各五间,山门、钟鼓二楼及西偏院一所。之后失修,殿宇倾圮,古木被代,庙院荒芜,只有台骀神像为村民保护至今,藏于原废正殿改修的平房内,现在庙址东西39米,南北37米,总面积1248平方米。

       

    台骀神庙在汾河流域先后建有多处。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侯马、汾阳、介休、宁武等四处。侯马台骀庙在侯马市西北约5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宁武县台骀庙在宁武县城西南60公里石家庄镇定河村北500米(即今阳方村)处。相传,台骀治水时,娶当地民女为妻;逝后,合葬于定河村旁小丘上,左汾滨、右谷口,占地亩余。墓地环境幽雅古朴,原墓葬中为石棺,并有泉水自石棺下流出,当地人谓之神水。

    《左传·昭公元年》:“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si,姓)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治汾而有功,泽被三晋,被称为华夏治水第一人

台骀治水早于大禹治水,是我国历史上成功治理江河的创始人。金代有《台骀祠》诗详细记载了台骀治水的全过程,说他分野扪参次、山川奠禹先。诗中赞扬台骀治水时摸着天上的星辰来划分地上的水路与疆域,早在大禹治水前已奠定了山川。

   台骀,上古五帝之一帝喾时人,时为治水的官吏,是上古时期玄嚣的后代,所属部族是最早的一批晋人,故事散见于《左传》《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古典籍。传说台骀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师,远在荒蛮上古时,洪水滔天,泛滥成灾,被授为玄冥师(负责治水的官吏)的台骀为平水患,辗转于甘肃、陕西、山西、青海等广大地区,降伏水魔,造福人民。对于台骀的功绩,许多历史文献中均有昔有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帝用嘉之的记载。台骀子承父志,经过长期艰苦的与洪水作斗争,九州涤陂,四海会同,终于以告成功于天下。从此,水归河道,众民乃生,万国为治。因为治水有功,台骀受到帝颛顼的嘉奖,被封为掌管汾州一带的地方官员,并受到当地沈、黄、蓐、姒等国家的祭祀。台骀死后,被尊为汾河之神,又称台神。

    文献和传说或许言过其实,无非为了彰显台骀的不凡功绩。上古时,烟波浩淼的汾河本来是由北往南,至三门峡方向浩浩注入黄河的。但通过研究考证,却验证了当时晋南一带由于地壳频繁运动,中条山不断隆起,致使汾河下游河道中断,河水四溢,发生汾水与洮河(今涑水)争道的现象,洮河排泄不畅,造成晋南大面积洪灾。便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台骀登场了。上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对很薄弱,所以对于风雨雷电,洪水旱涝等自然现象认为是上天作祟,向人类施以惩诫,所以一旦灾害来临,往往以为是神灵震怒,并不会主动参与到与自然斗争中去。因而当汾河泛滥,洮水汹涌,多数人只会虔诚地祈祷神灵禳灾灭祸,消极抵御洪水,做不到认真对自然现象加以分析而有所反应。台骀的适时出现,其面目已不仅仅是晋南地域百姓的拯救者,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通过智慧认识和改造自然迈出坚实一大步的践行者。面对滔滔洪浪,经过艰苦细致的勘察测量,台骀在今侯马台神村一带汾河大拐弯处开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南北流向的汾水开始有目的地滚滚向西,与洮水分开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而附近的东台神和西台神二村,也成为汾河流域唯 一一处以台神命名的村落。台骀死后,其历史功德久久流传,人们立庙造碑,把他推崇为雨神雨师。 每逢农历五月十八日,汾河沿岸的许多地方都要举行传统庙会,百姓齐聚台骀庙,盛况空前,以此纪念这位能御大灾,能抵大患,有功于民的一代治水大师。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台骀被追封为昌宁公,宋代又被追谥灵感元应公。  台骀一生活动在汾河流域,对山西有拓荒之勋,启蒙之恩,开化之惠,是名符其实的“开发山西第一人”。台骀先于共工孔壬、鲧禹父子之前治水并取得巨大成功,亦无愧华夏治水第一人的赞誉。在他的治理下,汾河流域根治水患,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繁衍后代,使晋南成为一片适宜人类生息的沃土,并加速了当地社会、生产、文化等方面优于其它地域的发展,更为其后的尧、舜、禹相继在晋南建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奠定了地理与物质上的先决条件,使华夏文明在晋南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后人致以台骀极高的敬意,台神庙神龛的一副对联对台骀的事迹作了很好的概括:统系出青阳,障泽惟勤,三晋人民歌圣德;谨猷在汾地,安澜普庆,一方保障赖神功。台神庙楹联又曰牶能业其官障泽宣汾昭亘古,永垂厥德平汾静浪到于今。”5000年悠悠岁月,台骀的功绩与影响犹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整个三晋大地。

 

             

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源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后被毁。汾雷鸣寺的上方有台骀祠。图中的台骀祠高三层,一层正中为汾水源头,汾河源头四周翠峰叠嶂,那种清纯,那种绿色的幽香,顿时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空灵。桥下便是真正自然未遭人类琢饰的汾源之水,宽仅米半,深只数寸,但极清冽,凉彻肌骨;不禁掬捧在手,一饮而尽。

           

 宁武县由武寨到东寨的公路旁,楼子山上的镇魔石  

   相传,台骀治理汾河水,从地处宁武的汾河源头治起。台骀治汾水的遗迹在山西省宁武县有三处: 其一,在象顶一品石附近。相传,台骀治水时从天上摘来三颗星宿,垒成字状,置于象顶之上作为镇压汾魔的镇魔石,并以此处为点将台,布置人力、物力。
  其二,在汾源雷鸣寺的上方有台骀祠。起先,当地人供祭台骀于山洞中,后建祠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
  其三,是阳方村的昌宁公冢庙,祠内供台骀夫妇塑像,为宋代国公佩饰。相传,台骀治水时,娶当地民女为妻;逝后,合葬于定河村旁小丘上,左汾滨、右谷口,占地亩余。墓地环境幽雅古朴,原墓葬中为石棺,并有泉水自石棺下流出,当地人谓之神水。定河村也因为台骀平定了汾河水而命名,并沿用至今。

从汾水源头宁武县东寨镇南行20公里,就是宁武县石家庄镇的阳方村。阳方村东就是台骀冢庙。如下图。

   

 

台骀庙内,建台骀冢庙三间。据庙内主持吕居士讲,当年,台骀来汾河上游治水,娶当地民女为妻,长期定居,至今,当地尚有“定河是爷爷(台骀)阳方是奶奶(台骀妻)”的传说。台骀夫妇去世后合葬于定河村边,左汾滨、右谷口,占地亩余。墓地环境幽雅古朴,原墓葬中为石棺,并有泉水自石棺下流出,当地人谓之神水。

光绪《山西通志》载,“宁化县郭西南二十余里有定河村,村侧有小丘,左汾滨,右谷口(阳方村古名),上有丛祠,古往传为台骀墓。”“乡人至今祀之”。古墓虽早已不复存在,但其英灵永存,名垂史册,人们立次祠庙祭祀。祠宇屡建屡毁,今古庙东侧矗立古碑一座,立于1208年,(金泰和八年),碑刻“太原之域,昔者台骀业官于此,受封于此。台骀能御大灾,能捍大患,有功于民。”碑文载,该庙初建于1191年至1201年(金明昌二年至泰和元年),庙址原在阳房村外马头山顶,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迁于现址。近年乡民集资重修伺宇,使之面貌一新。正殿暖阁端坐着昌宁公(即台骀)夫妇的庄严塑像,表示着百姓对这位治水之神的敬仰和追思之情。金代诗人贾益谦在《台骀庙》诗中歌颂台骀曰:分野扪参次,山川奠禹先,乱水汾洮别,诸姬沈姒联。       

每年公历五月十八日,在此举行传统古庙会,盛况前空,游人云集,远近桑梓乡里都来谒祠祭拜台骀。不少人给台骀送匾、挂牌、加袍敬奉,当神敬之。

              

 昌宁公冢庙。依据庙主持吕居士讲,该匾牌的冢字,很像“家”字,说明该庙既是台骀的家,也是他的墓地 

侯马台骀庙 

侯马台骀庙在侯马市西北约5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

 

 

侯马台神庙大门 

“能三不能”是张家的祖训,意思是:“你能开山通河不能?你能秉公办事不能?你能造福于民不能”?如果这三样你不能,就不要出去做官了。       

     侯马市台骀庙位于西北西台神村北、汾河岸边。据《新修曲沃县志》记载,台骀庙创建于春秋时期晋平公年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整个建筑群全部座落在高约10米的“古翠岭”上,外围以青砖砌筑,呈城堡形式,建筑主要有台王宝殿、娘娘殿及其献殿和春秋楼。台王宝殿座落在神庙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娘娘殿位于台王宝殿及其献殿的东侧;两座献殿房顶部分相连,下留一通道,殿檐下为门楼形式。庙内有一方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台骀庙的碑记,说“吾乡之庙,自汉、唐以来,时为修葺……”说明该庙始建于汉代。近来附近出土的诸多文物也证实了这点。后来台骀庙“圮于火,毀于兵燹,宏规已失,断碣犹存,蔓草荒蓁,凄其零落”。到乾隆年间,时任曲沃县令的张坊,“适奉上清查古昔圣贤祠墓”,才给以维修重建。因此,即使不计先前的历史,该庙也是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古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侯马的台骀庙最早建于晋平公时期,其中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台骀治水时期,今侯马一代水患极为严重,危急苍生,以开凿新河道疏通了汾河,根治了当时的水患,无疑是晋南地区百姓的救世主;第二,据《左传》记载,台骀死后曾被当地沈、姒、蓐、黄等小国祭祀。说明早在台骀死后已经开始在民间形成祭祀文化了,随着各部落的消亡,曾一度湮灭,直至晋文公得知台骀功绩,以祭祖的文化心理开始兴建台骀神祠。如今的台骀庙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以建筑文化的形式代代相传。

             

   
    
尽管整座庙宇为椭圆形的城墉护围,但建筑群整体布局形式基本还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方式分布有序。台骀庙的空间布局为合院式,主题院落平整,后院为缓坡,布局紧凑(现三处配殿无存)。建筑轴线的处理主要有一个实轴(主轴)和一个虚轴(次轴)两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以台王宝殿为主题建筑的主轴贯穿了整个庙宇的中心,布局对称。(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台王宝殿、祭祀台王的大献殿、倒座舞台、山门,随着各朝代尊奉主流的变化,台王宝殿和台王大献殿东西两侧产生了开间数对称而体量略异的次级神殿布置。
  清道光29年,在庙北端的坡势上增建了春秋楼(即关公楼),称为寺庙整体纵向空间的制高点,似乎与台神的主题性发生矛盾,然而有关学者认为,由于关羽神格地位的联系,可能是以其德、义、勇的最高等级微震于此,为保证主体建筑的中轴线,取两殿中心之延长线布局,说明它并没有喧宾夺主的作用,台王宝殿和娘娘殿间的道口上悬着春秋楼的牌匾体现了儒家尊孔子的敬意,且视觉上达到了引导和空间延伸的效果。可以说,以关帝庙为主体的虚轴亦鉴于此,使得台骀庙整体布局依势北上,错落有致。由此,也体现了台骀文化进展至今,包容包容文化的精神,将儒、释、道三教的崇拜有机而互不冲突地融为一体。
    
主体建筑台王殿始建于明崇祯八年间( 1635年)。乾隆21(1756)时进行一次大的重修。其主要构架属于明代遗构。平面形制与献殿相同,进深四椽,面阔三间,单檐硬山筒板瓦顶,脊饰为简洁砖雕花纹,正脊两端饰鸱吻。明间分为六株隔扇,两次间设直棂窗,殿内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抬梁式五架梁,且梁架上粉饰素云,上设瓜柱承接,无托脚,当心间五架梁雕饰成月梁式,内柱柱头无铺作,柱身卷杀不显著,檐下斗拱为单栱且体量小无昂,出檐短,正是体现了明代建筑构件的简化程度,远比唐、宋、金、元构件显得细弱,整体风格体现了一般民间祭祀庄重简朴的特点。殿内两旁有四十多个碑刻,是历代重修台验庙的碑记和一些文人学士的墨迹。如:朱彝尊的《台验庙怀古十韵》等。总体看来,整体空间与献殿构成了紧密的祭祀秩序。 警世大匾“能三不能”,金漆炫彩,熠熠生辉,赫然高悬于献殿前檐中央 ,对今人仍不失为一道难得的训勉碑,将台骀的文化精神流芳万世。

经考察、考证,侯马台骀庙当属汾河流域始建最早、规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处祭祀汾神台骀的庙宇;太原所存两处均为东庄高茹出资创建;宁武之处据考1191-1201(金泰和年间)初建于定河村外马头山顶,1506-1521年迁至定河阳方两村的大庙坝处。

          

2013613日,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村民张德一在自家门上插上艾草。端午节来临之际,晋源的老百姓也都忙活起来,但这里端午节的习俗与众不同,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治水英雄台骀。晋源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会长张德一介绍说,晋源是古晋阳的遗址,远古时期曾是晋阳湖所在地。为了开辟耕地,一位先贤带着百姓在灵石(今山西灵石县)决口开水,这个人就是水官台骀。

明朝嘉靖版《太原县志》:“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昌宁公祠,在王郭晋泽南。……节度使卢钧不欲名之,改以是名,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明朝洪武七年重修,有司岁以五月五日祀焉。”

+ 微信号:1893244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