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张氏入闽支系繁多,主要有:
1、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带兵入闽。后其子陈元光(人称开漳圣王)开辟漳州,随陈政父子开漳的张姓多人,后居 住在漳州地区。云霄《西林张氏家谱》记载,先祖张凌“同陈元光来镇漳州”,其子孙分派各地,有的迁居粤东的饶平、潮州,成为客系。张伯纪,河南祥符人,从 唐高宗总章其中有分营将张虎(伯纪)、张龙,医士张光达,队正张来(采)、张本仪等随同。
2、唐未光启二年(886)随王绪、王审知入闽的固始张姓多人,他们分居福建各地。①其影响最大的是张延鲁。固始人张延鲁其祖父张震隐居于越州(今浙江绍 兴),父亲张宜在越闽间经商迁入泉州。王潮入闽后,张延鲁迎请王潮义军驱逐贪暴的泉州太守廖彦若,唐廷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张延鲁家族受王礼遇,恩受司农 卿。唐乾宁三年(896年)请命于晋江南岸屯垦,遂于湖澄定居,为闽南鑑湖派张氏入闽始祖。五代宋初,张延鲁裔孙张镜斋生九子,后裔分为九大派,称儒林 派。长子仁郎(莲池房)居张林下库,分居五陵嘉福、东山、石狮市雪上、青阳镇王厝、陈埭镇高坑、古福、磁灶镇后坑、内坑镇后厝、欧坑等;次子义郎(上仓 房)居德化,再分居晋江砌田,泉州树兜、上塘、南安佃坑;三子礼郎(上库房)居张林上库,分居南浔、安海尚贤里、田厝、湖南长沙、金门、台湾等地;四子智 郎(厅上房)居张林,谱载智郎公,号退耕,以文才出身,累封安国侯,传徙居北京;五子信郎(楼下房)居赤西,分居大嶝阳塘、泽沟、双沟、南安洪濑、江西上 饶等地;六子恭郎(上方房)居上方,分居潘径、路厦、洪塘、清透、柯坑、伍堡、后洋、上厝、同安板桥,以及金门沙美、台湾;七子敬郎(同安房)居同安东 园、西洪塘、下张、惠安石任、洛阳,以及金门青屿、澎湖、台湾;八子逊郎(安溪房)居安溪大坪、东市、分居浙江、平阳、苍南、南安东大、四石柱、泉州洛 阳、内坑前宅、以及台湾木栅、淡水等地;九子让郎(漳浦房)居漳浦云霄等地。
②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还有固始人张清溪,张清溪任漳州剌史,肇基漳州。据明泉州解元李光缙《景璧集》记载,其后裔有一支分派泉州笋江。
③是时,入闽的张氏还有张岩。张岩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岩生五子,长子张谨(排称张八公,后代居政和县杨源乡),次子张攻(九公,居古田铺 村),三子十军将(居下坂洋尾李堂平江府吴江县溪南今溪离也),四子张睦(十九公,居福州),五子张灏(居浙江温州平阳)。
乾宁四年(897),王审知请于朝,授张睦三品官,领榷货务。后唐天成元年(926)张睦殁,葬闽侯上街镇上街村赤塘山。他的官邸建在福城凤池坊(今鼓楼 区仙塔街城守前路24号),他的子孙后裔就以“凤池”为堂号。睦生三子:长子庑,官居殿中侍御史;次子膺,官居殿前指挥使;三子赓,御史中丞。张睦殁后, 庑、膺、赓三兄弟知国事不可为,遂联袂脱身戎马,谢事归隐田园。庑公留 福州旧居守宗庙;膺公、赓公移居永福(永泰)。从此子孙辗转迁徙,远布省内外各地。
④泉州贤阪的张氏“始祖张天觉,河南光州人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以参谋削王仙芝之乱,授南剑刺史,及朱温篡唐,便弃官避乱入闽”。
⑤《台湾通志.氏族篇》引台北县《张氏族谱》云:“世居光州固始,唐末有张延乔兄弟三人,随王潮入闽,居泉州之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盛。”
4、宋端拱元年(988年),张孔阳自建昌府南城县(今江西南昌附近)入闽,任兴化府通判。
5、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 张端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尊为张氏入闽西始祖。其曾孙张扬德生三子。长子化龙,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
张化孙,讳衍,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时,薨于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时。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考取进士, 诰授中宪大夫,后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时逢战乱,他“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 吉街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处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千万裔孙尊称为“鄞江始祖”。
6、南宋时,名相张浚因与岳飞锐意抗金,被贬泉州,其四世孙张济、张憬(灏)移居德化县半林乡猴墓坑;
7、南宋时期,张负先到晋江,在晋江生活一段时间后,又举家往厦门方向搬迁。负公快到现在的集美的时候,面前有一条小沟渠阻挡了去路,负公就用木板搭起了 一座桥,后来这个地方就被他称为板桥。负公一家在板桥安定下来,并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活。板桥包括现集美区侨英街道的后垵、东莲、四埭尾、曾厝、过田、浒 井、村仔、后郑、叶厝、磁窰、田墘、租厝边、前占、东内、下吴、东山等村。
8、南宋末,还有几支分衍闽南各地。如晋江梅岭派张姓,奉尔皋为开基祖,由南安岭兜迁衍,现聚居于内坑镇前山、土垵、坑尾、云霞等村。又如张明谦居石壁堡 (宁化县),生8子,长棣、次极、三校、四松、五杜、六束、七梁、八棠。除张棠后裔,第六世传至四十一世本郁等返回湖南,其它七子繁衍宁化外,又东迁至漳 浦县城、平和县小溪、永泰县小竹园、南靖县水西等地。
9、元泰定元年(1324年),张浚的裔孙张七十迁居漳平县高兴乡林口店,肇基创业。
迁台
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鉴湖派、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延鲁的后裔启綮开基同安洪塘下张村。启綮的四世孙张思睿﹐约生于南宋时期。张氏族人迁居澎湖已有八百年历史。